鸭喙癖(鸭异嗜癖、鸭恶嗜癖)发病原因
鸭喙癖是指鸭子出现过度啄咬自己或同伴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出现伤口或感染。鸭喙癖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鸭群异常拥挤,饲料或饮水槽不足,导致强者抢食,弱者受强者追逐、被啄,鸭群中就会出现啄癖。加之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加重啄癖的发生。产蛋初期,强烈光照会使鸭肛门紧缩而导致微血管出血引起啄肛。刺眼的光束及折射光也可导致啄癖的发生。舍内温度过高,灰尘太多,通风换气不良,氨气、
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过多,均会破坏鸭的生理平衡,造成鸭烦躁不安,相互追啄。
2营养因素
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氨基酸往往可引发鸭子啄肛;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饲料的营养浓度过大,鸭子的胃肠蠕动减弱,胃肠道空虚产生饥饿感时也会引发鸭子出现啄羽、啄肛等恶癖;饲料中粗纤维过多,可导致鸭子特别是雏鸭消化不良、腹泻,继发啄癖。
此外,钠、铜、钴、锰、钙、铁、硫和锌等矿物质不足或比例失调不能满足鸭子的机体需要而使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时,也可能引发鸭子出现异食癖。
3疾病因素
感染某些疾病,特别是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禽流感等引起的卵巢、输卵管和泄殖腔发炎,因炎症产物对局部的刺激,患病鸭为排出刺激物常不断地努责,可造成脱肛,同时由于炎症使这些部位机能发生障碍,产蛋时也易造成脱肛。某些疾病或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长时间腹泻脱水,导致输卵管黏膜润滑度降低,生殖道干涩,鸭产蛋时强烈努责而脱肛。脱肛后,极易发生啄癖。